胤禛在听到法帖时,脸色已经变得有些古怪。</br></br> 从前,汗阿玛即便是栽培八弟,也不过以书法家何焯为侍读,命他日日教授八阿哥习字。</br></br> 无论如何,被栽培的棋子总是越不过当年太子的待遇去。</br></br> 今日给十四弟弄出这般堪比储君的优待,无非是觉着额娘去了,十四弟没有旁的倚仗,又简单直爽,是个好拿捏的、最合格的棋子。</br></br> 可惜阿玛想错了。</br></br> 没有了额娘做弱点,十四哪里会任由他掌控。</br></br> 四阿哥从袖兜里掏出一封信,递给胤禵:“我今日来之前,八弟已经在府门外候着了。他意欲出关前往盛京,听说了额娘的事,要我将这封信转交给你。”</br></br> 十四阿哥微怔,伸手将信接过来,当着胤禛的面拆开读起来。</br></br> 信的内容不长不短,是八哥对他处境的预料和分析。八哥果然先知先觉,一下子就猜到了汗阿玛会扶持他,比从前扶持任何人都更甚。但八哥给他的建议只有四个字——</br></br> “勿忘初心。”</br></br> 十四有些看不明白,将信纸翻来倒去地瞧着,总觉着缺了页。</br></br> 半晌,他终于确认再没有其它,又不死心地问他四哥:“八哥就没说些别的?”</br></br> 四阿哥默了片刻,垂眸看那信纸一眼,才道:“他说从前对不住你,信中所言字字肺腑,希望能弥补一二。”</br></br> 十四阿哥垂下眸子,将那封信好好叠起来收进怀中。</br></br> “其实,八哥没被汗阿玛重用之前,待我们挺好的。”他说完这句,似乎有些明白过来,那句勿忘初心的真正含义了。</br></br> *</br></br> 十一月中旬,京师飘了雨夹雪。</br></br> 毓庆宫内,地龙提前大半个月已经烧起来,继德堂的东配殿还特意多备了两个炭盆子,只怕冻着了即将生产的李侧福晋。</br></br> 没过几日,李瑾乔按着太医算的日子,不偏不倚正好发动了。毓庆宫上下提心吊胆大半日,终于迎来了他们宫里的头一位小格格。</br></br> 这是胤礽的长女。</br></br> 当阿玛的似乎格外偏疼女儿一些,他熟练地抱着小格格坐在李瑾乔身边,一刻也不肯放下。</br></br> 李瑾乔无奈笑了,挥挥手,将在一旁奋力蹦跶着想要看meimei的弘晳叫过来,悄悄耳语几句。</br></br> 弘晳乖巧点头,扯了扯胤礽的衣袖:“阿玛,次饭饭!弘晳带阿玛用午膳,之后再来跟meimei玩哦。”</br></br> 说着,还踮起脚顺了顺胤礽的脊背:“阿玛乖~”</br></br> 胤礽:“……”</br></br> 李氏终究没忍住,噗嗤笑出声来。</br></br> 被儿子语重心长地教育之后,胤礽终于舍得放下怀里的小格格。他俯身吻了李瑾乔的额头,叮嘱伺候的丫鬟几句,这才将弘晳扛上肩头,拍了拍臭小子的屁股,去前头用午膳。</br></br> 年初,打从乔乔有了身孕之后,汗阿玛就借机塞了几个格格进毓庆宫。</br></br> 那些多是汗阿玛希望他能稳住的汉臣之女,其中也有一个,是满洲上三旗出身,约莫是为了给他点甜头尝尝。</br></br> 可胤礽自个儿只觉着心烦。</br></br> 女子生产时鬼门关里走一遭的大事。</br></br> 他在梦里曾经亲眼见过,额娘是如何因生产丢了性命,又怎么会舍得在妻子怀胎十月中,纳许多格格进来给她添堵?</br></br> 无论宫规如何,乔乔是他心中认定的妻子。</br></br> 因此,那些格格还没进毓庆宫的大门,就被胤礽打包送去了撷芳殿。撷芳殿本就是东宫宫人居所,按理,太子妃与一众侧福晋、格格都应当住在那头。早年,不过是毓庆宫人少,太子爷开恩留了李氏与林氏住。</br></br> 这回,为了一视同仁,便叫倒座房的林格格也一道搬去撷芳殿了。</br></br> 撷芳殿主体三间三进院落,林格格资历长,出身也清正,便被安顿在了左侧院落的正殿内。屋子比从前大出不少,又能放下许多书目,还不是西晒房,林格格自然欢喜应下来。</br></br> 为了应付康熙,胤礽也准备了一套说辞。</br></br> “四弟和十四弟刚刚没了额娘,儿子不愿这时候与新人欢笑,寒了弟弟们的心。索性毓庆宫内已经有了长子长女,便容儿子缓缓吧。”</br></br> 他特意提起了十四弟,汗阿玛沉吟片刻,果然不再催促。</br></br> 胤礽自以为将一切办妥,瞒得天衣无缝。实际上,李侧福晋心里却明镜似的。</br></br> 她笑着看那父子俩走远,戳了戳女儿的脸颊,轻声道:“乌那希,你的阿玛是这世上最好之人。你可要跟额娘和哥哥一起,守护好阿玛呐。”</br></br> *</br></br> 两场暴雪,叫整个京师的道路都拥堵起来。</br></br> 北方今年格外的天寒地冻,胤礽担心百姓们过不去这个寒冬,建议各地尤其是关外采取措施,必要时可以开放施粥棚,却被康熙驳回了。</br></br> 帝王只笑了一声,道:“噶尔丹虽然死了,外头还有准噶尔部的策妄阿拉布坦。他是……噶尔丹的侄子,当年敢内斗反了噶尔丹,日后未尝不会对我大清生出反心,先下手为强,这才是真理。”</br></br> “另外,冬日雪大,明年春汛定然是来势汹汹,到时候又是一笔银子。”</br></br> 胤礽默了默,听明白了康熙的意思。</br></br> 大清走到今日,着实不易。</br></br> 平三藩之乱,□□,三征噶尔丹,桩桩件件都是安定海内的丰功伟绩。但是,若在此之上,还要过渡穷兵黩武,就并非良策了。</br></br> 小贴士: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,记得收藏网址 target=_blank class=linktent></a> 或推荐给朋友哦~拜托啦 (gt;.lt;)</br></br> 传送门:好书推荐</a> | 宫斗文</a> 清穿</a> title=鸦瞳 target=_blank>鸦瞳</a></br></br>